本文不谈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仅记录一些个人的思考
什么是智能
什么是智能呢,恐怕人人都有自己的定义。上世纪末就出现了“智能计算机”,“智慧城市”这样的表述,但是智能二字在当时是作为一种营销宣传用语而非技术指标。智能二字,意在智。智力是指人的思维能力,智者是对人的尊称用于称赞人的思想,智慧是指世界运行的一些普适性规律。用归纳法来看,智代表的是信息的处理。
信息
一种较为简单的信息表示方式是二进制法。如果使用二进制来表示信息,基本单位是bit。
除了二进制法外,数学上还有其他进制的自然数,还有整数,有理数,无理数,虚数等概念性质的工具,但目前来说人们仅设计和制造出了二进制和平衡三进制计算机。
计算
bit的运算是逻辑门运算。概念上的逻辑门运算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常见的方法有继电器,晶体管元件,等方法。本文写于2022年,现代的社会绝大多数的计算都是使用半导体搭建二进制逻辑门,对逻辑门进行编程而计算的。
存储
信息的存储是需要介质的,根据RNA世界理论,最早的信息存储介质是核酸。在人类文明早期,人们使用泥版,岩石和有色矿物等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在2022年,最广为使用的存储介质是磁性颗粒,因为磁性有N/S两极,刚好适合二进制信息的存储。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磁性有N/S两极所以人们才选择了二进制。
非主流的信息处理
探索各种形式的计算方法能激发我们的思考。何为程序,何为计算,何为存储。
人列计算机
在《三体》的设定中,三体人的君王靠口令实现的逻辑门元件组成了庞大的人列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这两种信息都存在于人列计算机之中。
科塔计算器
详见科塔计算器
程序存在于齿轮的连接方式上,数据存在于机械结构的位置状态。
投针法计算圆周率
圆周率的一种算法,详见蒲丰投针问题
程序存在于实验方法上,数据存在于投针在地上的位置状态和横线的位置状态。当投针试验完成的时候圆周率已经算出,只是没有以数字形式表现,还需要观测者收集数据并按照公式做计算,这一阶段的信息的运算和存储发生于观测者的意识中。
生物遗传算法
根据RNA世界理论,最早的信息存储介质是核酸,计算即是在核酸上进行的。核酸是以一分为二的形式进行复制的,复制过程是偶尔出错的,每次错误会产生一次分叉,每个分叉分别再进行一分为二的复制,在多次复制后会产生多个版本。由于资源有限,多个版本之间会形成对资源的竞争。其中有优势的版本就会在竞争中得到保留。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多细胞动物的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信息的系统,主要由特化的神经细胞构成。神经元上的计算和储存形式还没有人很完整的理解,但至少包含以下几种方式:
- 把非神经电信号编码成神经电信号
- 用离子浓度差和电势差做信息的储存(膜电位)
- 把信息编码为信号分子的数量和位置
- 把信息编码为受体分子的数量和位置
- 把信息编码为表观遗传学信息
- 把信息编码为转录组信息
真社会性昆虫
蚂蚁,白蚁,蜜蜂,等昆虫会建立大的colony,这些物种被称为真社会性昆虫。通过个体间的可挥发性信号分子和行为传递信息。
信息处理的共性
从以上一些多样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处理的一些共性:
- 有计算介质和存储介质
- 有输入和输出
- 有算法约束计算过程
从信息处理到智能
首先提出我对智能的定义:信息处理能力的复杂度
我还无法为这种复杂度定义度量方法,不过不妨设单个基本与或非逻辑门的复杂度为1智。这样,大家对智能的定义,分歧点就在于复杂度的高低了。所谓的智能计算机,就是信息处理复杂度较高的计算机,智慧城市就是信息处理复杂度较高的城市管理系统,聪明小孩,聪明狗狗之类的称呼也是同理。
我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智能是指大部分健全的成年人类达到的水平,不妨大胆猜测约为9Mol智。我认为类人智能应该有以下两个关键特征
- 智能是自省的,也就是说有自我意识,能分辨自我和非我,或者说,是一个自治的操作系统
- 智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说可以繁衍和传播,可以演化
本站长自认为是智能的,但由于个体固有的偏见以及系统内的观测者无法观测系统外的全貌,这个结论也未必就正确。
请对以下信息处理形式排序
- 能听懂指令的宠物
- 不会讲话的婴幼儿
- 2022年以前所有的“AI”模型,包括“BERT”,AlphaFold2,GPT-3, DALL-E2,自动驾驶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