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读小学的时候我喜欢写日记。最初是作为语文作业,后来是作为一种积累的象征:每天一页纸,一两年下来几个日记本叠起来有书包那么厚,原来各式各样的书都是这么写出来的,我也可以。不过这个习惯仅仅保持了那么一两年。
大概是四五年级的时候,网络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成了我们全家的大玩具。从最早的电话线上网到ADSL调制解调器上网,学校的电脑课教的都是flash小动画,dreamweaver网页制作。我妈妈还做过一个小网站,叫做“做中学”(learn from practice而不是make a middle school)。彼时网费奇高,上网按分钟计费,编电子邮件都得先在文本编辑器里写好了然后再上线,复制粘贴,发送,办网站的都是有钱的大老板。那个时候我就想,等以后我有钱了,我也搞个自己的站点,成为站长。
上大学之后,有了大把的自己的时间,我终于自学HTML和CSS做了个极为简陋的网站,但是彼时的IPv4已经爆炸,我当时作为一个一毛不拔的穷学生是分不到固定地址的,只能用动态IP,研究内网穿透之类的方法。那个网站最终没有部署在互联网上,而是偶尔部署在局域网用来向身边的朋友吹嘘。生活见闻记录主要都是在朋友圈,人人网,QQ空间了。然而几年过去,人人网已经人走茶凉,朋友圈被腾讯牢牢把持,QQ空间也不再有QQ好友光顾。这些选择暴露了两个问题:我在网上创作的内容并不随心所欲,而且不为我所拥有。无论是知乎,小红书,新浪还是腾讯,这些“内容平台”才是真正的主人。
工作之后,终于有了一点小钱能养活自己,而且所幸仍然保留了一些个人生活的时间,所以重拾建站梦想。去年倒腾了一个vuepress的无后端站,但是用起来真的是马马虎虎。没有后端就意味着每次编辑都需要compile,内容积累的越多compile越慢。虽然vitepress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社区太不成熟,而且代码托管终究是和“内容平台”一样,没有顶级权限。无论是gitee还是github,都不全然值得托付。
所以这次我正经租了个轻量云应用服务器,掌管root大权,在28岁这年继续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技术路线
自己建站既然是花了钱又花了时间,必须认真对待每个选择。考察了多款框架之后,我选择了halo
- halo有较为活跃的社区
- halo的响应速度非常棒
- 我既然有服务器,肯定不会用无后台的hexo之流
- 不像wordpress一样过于的大众化,不容易招致AOE攻击
- 开源透明,说不定我以后有机会fork出自己的版本
对访客说的话
本站是硅锗的私人空间,欢迎友善评论交流。站长保留一切合法权利。
本站部分内容是加密的,如果需要秘钥,请线下联系站长本人。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