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季度,我找工作的时候这家联系过我。我看了他们的介绍,觉得这不是我想去的企业。
时隔几年,以色列在中东的战争进入高潮,又让我想起这这家企业。当时的介绍文章还在,随便贴两个链接上来1,2
以下是一些内容摘录:
陈明键
中以海德创始人陈明键表示,中以海德有三大革命性工作:一是将以色列科学家的最强大脑和中国科学家的勤奋结合起来,通过全球基层创新模式来做最根部的努力;二是药效验证革命,与传统临床研究相比,有些步骤能否同时进行,机制能否改变;三是在医药研发领域的人工智能革命,依托人工智能快速找到有效的药。
带量采购导致仿制药时代的落寞和创新药时代的到来,加上国内新药研发基础薄弱,导致“拿来主义”盛行,由国外直接引进创新药品的授权交易模式成为国内药企的主流模式。
但中以海德却致力于最基本、最前沿的“从0到1”的新药研发,希望集合犹太科学家的最强大脑,“移植”以色列“从0到1”的创新基因,并与国内科学家的勤奋和丰富的落地实践相结合,从根基性研发起步。所有研究成果均为自主知识产权。
据了解,中以海德在成立初期便在以色列建立了实验室,并由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教授Avraham Schroeder担任CEO。
王石
在王石看来,之所以一开始就将实验室(孵化器)设在以色列而不是按一般习惯设置在中国,主要是出于对创新氛围和源动力的考虑。“截止目前,在中国创建的中以创业园有138个,而且数字还在增加,但坦率讲,这种希望以色列专家过来,中国出一切钱、物质、设备的逻辑不对。创新是犹太人的生存之本,但如果脱离了他们的宗教、社区、文化而来中国创新是非常难的。”
这家企业在2021年和2022年密集地在新闻媒体上发广告,并且宣称其临床试验药品已经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但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官方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都没有记录,这个所谓的入组可能实际上并不是注册试验,不能用于药品上市的注册审批。一个I期试验,在大医院做,也不是小适应症,做了两年没有结果,那就等于是项目砍掉了。那么现在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其实就只剩下了卖诊疗数据和线上乙肝药物配送,体检报告解读这些和以色列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中以海德有两个以色列高管,都是以色列的学术界人士,但是这俩人做的东西和乙肝一旦也不沾,和互联网医疗就更不沾了。再一看,还有个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忍不住吐槽,官网这里写了错别字)。至此其实已经很明了了。这是一家碰瓷科研,热衷概念炒作的资本运作公司而已。把王石这个冤大头套进去之后,一笔投资也没有融到。
其实有些人虽然生意做得很大,但是世界观和现实脱轨严重,价值观适合大发不义之财。找工作,找合作方,要提高警惕,不能被表象欺骗。尤其是,遇到企业宣传带“诺贝尔”三个字的,可以直接pass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