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其他类似文章
搜狐-快点新闻
搜狐-河南商报
云南政府回应(非https)
本转载仅为记载这篇文章真实的存在过,而且在本文发布时广为传播。文中观点本站站长并不认可
近日,国内新闻业猛将澎湃新闻发布一条重磅消息:在2022年11月14日,云南省曲靖市有一家核酸检测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名称是曲靖盘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公司成立第二天曲靖市就有20万市民被赋予黄码,详情如下:
在澎湃新闻记者向曲靖市市长热线12345致电询问此事时,曲靖市有关部门并未解释给20万市民赋予黄码的具体标准,没有具体标准,就给大约20万市民赋予黄码,这样合适吗?这个大约是多于20万还是少于20万呢?
曲靖市有关部门同时还表示,如果这20万人做完5天5次核酸检测结果全为阴性的话,可以申请改码。20万人,5次,全部按混检价格算每人5元,刚好是500万,一个公司刚开业就赶上到500万的黄码单子,这是看着黄历注册的公司吗?
目前各地对待核酸检测的政策和2020年没有什么变化:扩大核酸筛查范围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力度,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能检尽检。
公开资料显示,曲靖市2022年全市总人口为670万人,如果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曲靖全市一次核酸混检就可能让这个刚成立的公司进账3350万人民币,如果曲靖市民做10次全员核酸,该公司就可能进账3.35亿人民币,从2020年到现在我已经做了近百次核酸,这笔账,不敢算。
由于事件过于巧合,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核酸检测的钱到底进了谁的腰包???
小编查询了一下该核酸公司的相关信息,发现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名字是彭纪华,彭纪华在经营核酸公司之前,曾经经营过一家小吃店。
从经营小吃店到经营核酸检测公司,这样的转身确实挺华丽。
在2020年疫情之后我国具备核酸检测的能力的医疗机构只有不到5000家,技术人员为3.8万,日检测能力为484万,但到了2022年,我国的核酸检测机构暴增163%,达到了1.3万家,检测大军壮大到了10多万人。
彭纪华只是曲靖盘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并不持有股份,该核酸公司的100%股权属于昆明盘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昆明盘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云南梅里华图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云南梅里华图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两个大股东分别是时春梅和巩振立,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最终受益人为时春梅占60%的股份,另一最终受益人为巩振立持股40%。
那么,时春梅、巩振立是谁呢?他们是国药集团云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高管,时春梅是该公司的副董事长,巩振立是该公司的总经理。
国药集团云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企业,那么国有控股企业是国企吗?国企的高管干部可以开办私人公司吗?国企的高管干部搞出来的私人核酸公司开业第二天就碰巧遇到20万市民变黄码?
高中老师告诉我,国企(央企)的使命是在涉及国计民生领域同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国企(央企)是使命是保障国家经济命脉安全的,商场如战争,能否打败洋鬼子我们先不讨论,一些国企高管能否做到最起码的遵纪守法???
这种巧合需要5天核酸才可能转码有没有给曲靖人民带来麻烦?这种巧合有没有在其它城市出现过?这种巧合会不会在其它城市出现?
评论区